要清楚清明节的起源,必须先从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因纪念春秋时期忠孝节义名臣介子推而设,距今已有264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比端午节早200年左右。
缘起:寒食文化发轫于介休吗?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子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功不言禄,与母隐迹绵上(今山西省介休市)。晋文公求之不出,无奈之中三面放火烧山,想逼他偕母出山,但是赵衰、狐偃这两个也曾经随重耳逃亡的大臣,自知自己的功劳比不上介子推,暗中使人四面举火,终于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在绵山上。后来晋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国人在介子推被焚的那天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
寒食节为介子推而设的记载可见于《后汉书周举传》、魏武帝(曹操)《明罚令》及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等著述中。更早一些的记载则见于两千多年前经学家桓谭的 《新论》,该书中讲太原郡风俗,不仅提到了 隆冬不火食五日,还提到这是为介之推,故也。
演变:两千多年来寒食节是怎么过的?
漫长的汉魏六朝时期是寒食节的第一个五百年。据有关文献记载,这一时期寒食节大约曾经过隆冬不火食五日(《新论》)、每冬一月寒食(《周举移书》)、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明罚令》)、寒食禁火三日(《邺中记》)、清明前一日(《齐民要术》,即一百五日)等几个不同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一、寒食节每年时间长短不确定,基本选择在寒冷的隆冬季节;二、禁火地区主要发生在晋省范围内,以民间自发活动为主,官府有时也参与,如冯翊太守孙楚寒食日祭介子推作祭文;三、寒食节主要内容是家家禁烟禁火吃冷食,内容较单纯。
隋唐五代及北宋初期是寒食节的第二个大约五百年。寒食节已经演变为国人拜扫之节,届时,民间要禁火,皇宫要禁烟,士庶要展墓,皇家要祭陵。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寒食节已成为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一、寒食节有了一百五固定时间,有唐诗人姚合《寒食》诗: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为证;二、官府由过去责令禁断改为提倡参与;三、寒食节活动范围波及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四、这一时期寒食节活动内容由以往单纯禁火冷食,发展增多了扫墓、插柳、踏青、秋千、蹴鞠、斗鸡、馈宴等十多项节日活动内容,而且扫墓、挂纸成为寒食节民间最主要的标志项目。
宋辽金元及明代前期,这是寒食历史上的第三个大约五百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一、寒食节增多了一些高雅内容,如皇家组织赋诗,官府组织赏花等;二、寒食节主要项目由唐代的展墓逐渐向娱乐活动转化,有 《清明上河图》、清明应制《三台》词、《艮岳百咏诗》等见证。娱乐活动中又增加了斗百草、施钩、抛堶(瓦石器)、风筝等诸戏。
明代中期以来为两千年寒食历史的第四个大约五百年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一、传统的冷食禁烟已渐渐被世人淡忘,对介子推追悯怀念只在文人作品中偶见;二、寒食节原先传统的插柳、踏青、赏花、蹴鞠、赐火、馈宴、赛会、拔河等活动已不再广泛普及。秋千、斗鸡、风筝等虽有保留,但也没有了唐宋时场面的壮观。这个时期盛况空前的项目当数民间的扫墓、官府的祭厉坛和皇家祭祖陵,这三项风俗渐渐脱离寒食节,已成为近代乃至当代清明节的主项。
悬疑:寒食节和清明节到底有怎样的渊源?
隋唐之前,过寒食节主要项目是家家禁烟吃冷食,而且时间确定在寒冷的隆冬季节。这一时期的清明节还仅仅是指区分季节交替和农事运作的二十四节令之一,清明节与寒食节当时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隋唐五代时期,寒食节经过历史演变最终确定在冬至后的一百五期间,随着唐代各种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官方的提倡参与,尤其在唐王朝颁行的《开元礼》中增加了开元敕令中讲的寒食上墓、渐已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的内容后,寒食节扫墓活动逐渐替代了禁火冷食,成为节日中的标志活动项目。这一时期,尽管过寒食节活动内容多,节假日时间长,活动许多是在清明节令期间,但国人在表述过程中无论是官方文书,文人作品,还是民间称谓,都还使用的是寒食二字。宋元金辽时期,国人过寒食节盛况的一些项目要超出唐代,如官府组织赋诗、馈赠、赏花、祭陵及节假日延长,寒食节主要活动项目由扫墓逐渐向踏青等娱乐活动转化,这时的寒食节活动有时被称作寒食,有时则称清明,寒食节与清明节处在你中有我相互混用的奇特时期,如大诗人苏东坡被贬在黄州第三个年头的诗作,一首写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另一首又写曰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寒食节张冠常被清明节李戴,反之李冠张戴也有,如:过清明即开的牡丹花名品 满园春,又被人们称 一百五千叶寒食牡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寒食节中主要项目——禁烟冷食,逐渐被淡化,寒食节名称已大有被清明节取代之趋势。到清代,寒食节流行的一些项目已不再普及,而民间扫墓与官家祭厉坛及皇家祭陵成为节日的活动主项目。这一时期,寒食名称尽管在一些文献、方志和文人作品中还不时出现,但大体用清明称谓已成为普遍公认的事实。历史发展到今天,有些人对清代民俗家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讲的清明即寒食感到不可思议,纠其原因,这大概就是这些人搞不清寒食节演变为清明节的历史过程。
唐宋以后寒食和清明在表述上已经出现模糊,至明清,寒食节的叫法逐渐被清明节的叫法所代替。
两千多年演变的历史告诉人们:寒食节原本是专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寒食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由寒冬季节融入到了春暖花开、气候温和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气当中,渐渐由晋省拓展至全国,由民间发扬至官方,最终发展为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大传统节日,直到演变为今天的清明节。因此说,我们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其实就是历史上的寒食节。民俗学者张君认为:纵观这两个节日的演变、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这么一条线索,那就是,寒食节式微的时候,清明节就从一个单纯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节日,这说明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稳定的习惯心理。除节期的借用外,清明节也借用了寒食节作为一个纪念性、祭祀性节日的内核,清明的祭祖扫墓之俗的深层结构无疑就是纪念和祭祀。(中国BV宝威体育张君《神秘的节俗》)。
结论:介休绵山当然是清明节的发源地
寒食节原本是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尽管寒食节从一月,改为几日或一日,由冬令改至清明节令,甚至连名字也渐渐改为清明节,但寒食节以忠孝为核心的节日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 纪念和祭祀,最终使寒食文化顽强而具有生命力地延续下来,如今,在现代文明强劲地冲击下,清明节仍是当然的 天下第一祭日,她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说介休绵山是清明节的发源地,理由是十分充分的。首先,由清明节起源于寒食节的演变可以看出,承载清明节祭扫文化节日内核的是起源于纪念介子推的寒食文化、忠孝文化,她的节日形式如扫墓、如踏青等也是来源于传统寒食节的。可以说,伴随着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寒食在演变过程中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养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没有寒食,几无可能。
而介休即为当年的介子推被焚之地,其得名即源于介子推休于此。作为介子推的归隐、遇难的绵上山(即今之介休绵山),山上遍布了介子推当年活动过的遗迹,栖贤谷、哀号坡、介公墓、足下亭足以作为忠孝文化、寒食文化、祭扫文化发源地的证据。
宋代绵山《回銮寺碑》记载:当山有晋文公忠臣介之推上有敕葬陵墓,每节清明,大地禁火。清代《介休县志》载:冬至后百五日即有疾风骤雨,邑人为介之推断火一月寒食之风实始此乡,旁郡县因而效之,竟成习尚。目前,大多国人并不知寒食节一事,在鲜有典籍文字交流,仅靠口传心授的情况下,介休民谣中至今仍有先新墓、后寒节,当中夹着一百五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寒食节中的之推燕、子推蒸饼、蛇盘兔、青精饭和饧(即现代饴糖,《楚辞》中名炬粉,《齐民要术》中名环饼)等,至今仍出现在介休人的清明节祭奠中。饧更演变为介休著名特产——贯馅糖扬名海内,这足见寒食文化在当地的渊源之深。
由此完全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被称作三贤故里的古邑介休当然是现代清明节的发源地。